马来西亚宣布放弃申办F1大奖赛 聚焦东海岸铁路波折。2016年,中国交建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一份重要合同,即东海岸铁路(ECRL)项目。这条全长600多公里的铁路横穿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场外配资网站,连接南中国海一侧的关丹港和西海岸的巴生港。对中国而言,这是“一带一路”在东南亚的重要工程;对马来西亚来说,则是现代化进程中关键的基础设施。
然而,仅仅两年后,这份合同就被马来西亚政府终止了。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中,马哈蒂尔击败纳吉布上台。新政府将前任政府签订的多个大型项目贴上了“高成本”、“债务陷阱”的标签,尤其是ECRL这个当时东南亚最大的铁路工程,成为攻击焦点。马哈蒂尔宣布暂停ECRL项目,理由是成本过高,马来西亚财政无法承受。
西方媒体借此机会声称中国在搞“债务陷阱外交”,甚至有报道说马来西亚会转向日本寻求投资和贷款支持。事实上,日本确实在东南亚积极推销高铁方案,例如印尼的雅万高铁项目,但最终中国胜出。
对于中国来说,这一决定来得突然。按照合同,中国交建和国内银行已经支付了约361亿人民币的前期费用。项目叫停后,马来西亚不仅不想继续,还拒绝赔偿违约金。尽管按商业逻辑应赔偿,但马来西亚态度强硬,表示不会支付任何费用。
中国选择了冷处理,没有高调对抗,而是继续低调接触。一方面,中方意识到马来西亚国内政治波动较大,另一方面,ECRL对马来西亚经济长远意义重大,无论谁上台都不可能彻底放弃。
这种战略耐心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。2019年,马来西亚重新回到谈判桌前,双方经过几轮博弈,达成新的协议。铁路线路缩短了40公里,设计简化,总价降至约440亿马币。这意味着中国的收益缩水,部分投入打了水漂,但相比彻底流产,这已经是双赢的结果。马来西亚保住了财政面子,中国保住了“一带一路”旗舰项目。
日本虽然在马来西亚有过一些铁路建设经验,但在ECRL这种规模和地形难度的工程面前缺乏性价比优势。日本的方案更贵、工期更长,马来西亚财政吃紧,全盘交给日本只会更糟。因此,日本在这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。
2019年7月25日,ECRL正式复工。2025年7月,云顶隧道贯通,这是马来西亚最长的铁路隧道,也是整个项目中最难的部分。隧道贯通意味着项目整体按计划推进,2026年全线通车的目标几乎板上钉钉。
这条隧道贯穿石灰岩地质,施工难度极高。媒体感慨如果没有中国的技术,这条铁路几乎不可能实现。回过头来看,马来西亚拒赔361亿人民币确实让中国吃了亏,但这笔钱通过修改方案和贷款结构得到了消化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保住了在东南亚的战略存在。
ECRL一旦通车,将彻底改变马来西亚的格局。原本东西海岸之间陆路交通不便,从关丹港到巴生港需要十多个小时。未来铁路建成后,货物很快即可跨越半岛,促进东西两岸经济平衡发展,并降低对新加坡的依赖。
361亿看似损失,实际上买来了战略主动权。马来西亚政府的态度也和几年前截然不同,他们认为ECRL不仅是铁路,更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日本在马来西亚的铁路布局几乎被边缘化,例如退出新隆高铁投标,只剩下零星的城市轨道合作。
随着印尼雅万高铁的成功运营,东南亚对中国基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。ECRL如果顺利通车,将成为第二个证明“中国速度”的样板。从长远角度看,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战略位置。当初的合同风波如今已成小插曲,人们更关心的是2026年全线通车那一刻,火车呼啸而过,马来西亚半岛东西贯通,那才是真正的历史性时刻。
场外配资网站
宝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